金相檢驗概述和目的發表時間:2023-05-15 23:47作者:www.shbatuo.com 金相檢驗概述和目的 主要借助金相顯微鏡,放大鏡和體視顯微鏡等對材料顯微組織、低倍組織和端口組織等進行分析研究的材料學分支,包含材料三維顯微組織的成像及其定性、定量的表征,也包含必要的樣品制備、準備和取樣方法。 其觀測研究的材料組織結構的代表性尺度范圍為微米數量級(常規放大倍率在1000倍以下),主要反映和表征夠成材料的相和組織組成物、晶粒(也包括可能存在的亞晶)、非金屬夾雜物乃至某些晶體缺陷(例如位錯)的數量、形貌、大小、分布、取向、空間排布狀態等。 金相技術作為材料研究的手段可以追溯到1863年英國的索比(Sorby)用顯微鏡觀察到鋼鐵的金相組織,并于1864年展出了第一張鋼的顯微組織照片。此后,光學顯微鏡成為鋼鐵材料研究和檢驗的有效手段。 目前,金相技術是材料科學與工程領域最廣泛應用、有效的研究檢驗方法,金相檢驗則是各國國標和ISO國際材料檢驗標準中的重要物理檢驗項目。 金相學被認為是金屬學的先導,是金屬學賴以生存與發展的基礎。 鋼鐵材料的微觀組織結構是溝通材質、工藝和性能之間的橋梁,它與材質、工藝、性能之間的關系的研究是鋼鐵材料研究和開發的主題。 鋼鐵材料性能的多樣性與其組織結構多樣性密不可分。奧氏體、鐵素體、珠光體、馬氏體、貝氏體以及各種第二相等構成了鋼鐵材料復雜多變的組織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