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微鏡攝像器的組成發表時間:2024-09-10 19:57作者:上海巴拓儀器有限公司 顯微鏡攝像器的組成 在工業自動化越來越先進的今天,顯微鏡也更新換代,傳統的光學顯微鏡已經滿足不了人們,更多的電腦型顯微鏡/數碼顯微鏡取代光學顯微鏡,現在就由上海巴拓儀器有限公司給大家介紹一下顯微鏡攝像頭的組成: 顯微鏡攝像頭包括 CCD / CMOS 專業相機,圖像采集處理軟件,顯微鏡接口,數據傳輸線等,其中最核心的設備是 CCD 和 CMOS 圖像傳感器,前者由光電耦合器件構成,后者由金屬氧化物器件構成。兩者都是光電二極管結構感受入射光并轉換為電信號,主要區別在于讀出信號所用的方法。 CCD (Charge Coupled Device ,感光耦合組件)上感光組件的表面具有儲存電荷的能力,并以矩陣的方式排列。當其表面感受到光線時,會將電荷反應在組件上,整個 CCD 上的所有感光組件所產生的信號,就構成了一個完整的畫面。 CCD 的結構分三層 ,第一層“微型鏡頭”“ON-CHIP MICRO LENS”,這是為了有效提升 CCD 的總像素,又要確保單一像素持續縮小以維持 CCD 的標準面積,在每一感光二極管上(單一像素)裝置微小鏡片。 CCD 的第二層是“分色濾色片”,目前有兩種分色方式,一是RGB原色分色法,另一個則是CMYG補色分色法。原色 CCD 的優勢在于畫質銳利,色彩真實,但缺點則是噪聲問題。第三層:感光層,這層主要是負責將穿過濾色層的光源轉換成電子信號,并將信號傳送到影像處理芯片,將影像還原。 數碼成像的核心器件除 CCD ,現在越來越多的使用 CMOS (Complementary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互補性氧化金屬半導體, CMOS 和 CCD 一樣同在數碼相機中可記錄光線變化的半導體。 CMOS 傳感器中每一個感光元件都直接整合了放大器和模數轉換邏輯,當感光二極管接受光照、產生模擬的電信號之后,電信號首先被該感光元件中的放大器放大,然后直接轉換成對應的數字信號。 CMOS 的優勢在于成本低,耗電需求少,便于制造, 可以與影像處理電路同處于一個芯片上,缺點是較容易出現雜點。 顯微鏡選擇什么樣的芯片的攝像器可以根據使用要求,如您對此有任何疑問,歡迎咨詢上海巴拓儀器有限公司,我們將為您推薦合適的顯微鏡和相應的攝像器產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