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學顯微鏡的局限及電子顯微鏡發明的起因發表時間:2025-03-10 15:59作者:上海巴拓儀器有限公司 光學顯微鏡的局限及電子顯微鏡發明的起因 我們常見的顯微鏡有兩種:一是光學顯微鏡,二是電子顯微鏡,光學顯微鏡是我們常見的,例如:金相顯微鏡,生物顯微鏡,體視顯微鏡等,電子顯微鏡我們常見的是:掃描電子顯微鏡,透射掃描電子顯微鏡等。 光學顯微鏡的局限: 顯微鏡的工作目標是對樣品得到一個放大像,使原來肉眼看不見的細節能變得清晰可見。這里有兩個基本的性能指標:一是分辨率極限,二是最高最有效方法倍數。分辨率是分辨物體細節的最小極限。儀器可分辨的最小細節經適當放大后,變成人眼所能看清者。顯然,如果超越了儀器分辨率的能力,即使進一步提高放大倍數,也不能讓人清晰看到更小的細節。這種現象必須借助于光的波動學說來解釋。 光學顯微鏡中所用的可見光源是波長為400-800nm的電磁波。波傳播的特性之一是衍射。衍射就是波遇到障礙物時能偏離直線傳播的性質。根據基礎物理知識可知,由于實際光學儀器都有限制光束的“窗口”(光學顯微鏡中的“窗口”就是物鏡邊緣所限制的透光范圍),它造成的衍射效應會使每個物點形成的像都是有所擴展的衍射光斑??康奶南顸c彼此重疊起來,會使畫面中的細節變得模糊不清。光學顯微鏡中還有一些像差(如球差和色差等)也會使像點展寬,但它們大多可以被校正,所以衍射差就成了限制光學顯微鏡分辨率的唯一重要因素。 電子顯微鏡的產生基礎: 為了開發具有更高分辨能力的儀器,必須尋找更短波長的照明物質以及能對它實現聚焦、控制的“透鏡”。以電子光學為作用原理的視頻顯微鏡就是這樣一種儀器。所謂電子光學是指研究和利用電子流的偏轉、聚焦和成象規律的一門學科。視頻顯微鏡顯微鏡中的電子透鏡可以是靜電式或(點)磁式。因為由多電極組成的靜電透鏡,對屏蔽及真空系統的要求較高,故目前大多采用電磁透鏡。只是根據不同部位處的不同要求,磁透鏡的設計和構造可有所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