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顯微鏡的原理和作用發表時間:2025-10-15 15:09作者:上海巴拓儀器有限公司 電子顯微鏡的原理和作用 隨著科技時代的快速發展,人類探索的步伐從來沒有停止,我們已經不再局限觀察宏觀的大結構,我們還希望了解更多肉眼看不到的世界,而電子顯微鏡的發明,就是為了更好了解細小世界的存在。 電子顯微鏡和光學顯微鏡在基本原理上是一樣的,都是依靠媒介(光子或者電子)和樣品的相互作用(散射,反射等),然后用探測器(眼睛,相片等)接受信號,然后成像。原則上各種光學顯微方法都可以有對應的電子顯微方法,但是因為探測器限制等各種原因,電子顯微鏡的成像還是依靠掃描,與之對應的光學顯微鏡是共聚焦激光掃描顯微鏡。 兩者的具體實現,技術細節以及功能性上的差別主要來源于媒介,也就是電子和光子的區別。 光學透鏡是利用折射率差別和形狀來偏轉和聚焦光束,電子透鏡是利用電磁場來偏轉和聚焦電子束。 顯微能力受到瑞利判據的限制,分辨率近似為媒介的波長,可見光波長在400nm到800nm,電子作為物質波波長非常短,可以實現很高的空間分辨率。 光學顯微鏡通過對照明光反射率的差別實現襯度和成像;電子顯微鏡通過材料形貌差別導致其對電子的散射、再發射程度的差別形成襯度和成像。 類似各種光譜學方法,電子顯微鏡也可以在材料中形成各種激發,來研究材料組分等信息。對于掃描電子顯微鏡,可以選擇不同能量的信號電子進行探測,從而可以從不同角度研究材料的形貌和成分信息。 |